宋老二撇着嘴,一脸委屈地对着沈语说道:“娘,码头上又开了一家新的猪油饼摊位,还把我们的摊位给占了。”
说完,他还叹了口气,显得十分无奈。
这时,一旁的宋老大接着说:“得亏二弟机灵,让我提着两篮子猪油饼去街上叫卖,最终才把今天的饼卖的差不多了,要不然估计还得剩下两大篮猪油饼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事情的经过完整地叙述了一遍。
听完他们的话,沈语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儿呢,看把你们给愁成这样。”
听到沈语的笑声,两人顿时来了精神,眼中闪着希望的光,异口同声地问道:“娘,您有办法?”
她早就料到了,猪油饼卖的这么火,肯定会出现竞品,只不过是出现时间的早晚而已。
而且说实在的,做猪油起酥饼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猪油起酥而已,没有什么太核心的方子,唯一的特点就是他们家的饼子加了少许五香粉,有一种独特的香辛味道。
不过相信那些人吃多了也能尝出来,加了五香粉。
他们家只不过是占了先机而已,先是找到了人多的地方——码头,又有了荤腥的加持,这才把猪油饼的招牌给打了出去。
能早几日赚得这么多钱,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不出沈语所料,过几日应该还会有人模仿猪油饼,在码头或者街上摆摊叫卖。
两人又把在舅舅家买了猪肉和定了接下来几日猪肉的事情告诉了沈语。
沈语点头称赞,这两人算是摸到了一些做生意的门槛,懂得灵机应变。
对着两人说:“今日备货可以减少一些面团,明日少做一些饼。”
“你们还是像今日一般,一个人在码头上看摊子做饼,然后另一人拿着猪油饼去街上叫卖。”
两人点头。
这没有什么难度,他们今天就是这样做的,宋老大那边还有好几个人问他订了明日的饼呢。
就是待会这个面粉少和点,酱肉再少做一些。
沈语对着宋老二说:“你看到了没?做生意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就光等着钱进你的口袋。”
老二之前曾经提议,不种家里的粮食了,要一起做生意,觉得做生意来钱比种粮食更快。
当时沈语跟他好一顿说,但是看他的反应像是没怎么听进去,仍然蠢蠢欲动。
“生意就少不了竞争,当你站在咱们自己家的角度,我们会觉得别人也同样卖猪油饼把我们的利润分薄了。”
“可若是你站在对方角度呢?你会怎么想?”
沈语有意引导宋老二。
“我会觉得,赚钱的生意不做白不做。”宋老二想了一秒钟,就给出了确定的答案。
“所以生意就是这样,通常情况下,价低的比不过价高的,劣质的比不过优质的,长期下去,总有人支撑不住,就会出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猪油饼。今日只有一家仿品,若是明日来了十家呢?码头总共就这么些客人,他们的消费力能销的动这么多猪油饼吗?”
“卖不出去,那就会亏损炉子、食材、人力的钱。”
“若想卖出去,在消费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降价吸引顾客。”
“而一旦降价...”
宋老二眼睛一亮,答道:“就会亏本,亏一两天还好说,亏多了就不行,只能退出市场,不再摆猪油饼。所以价低并不一定能够占据市场优势,不能盈利就只能出局。”
沈语赞许的看着他:“那你有想过怎么做吗?是降价还是?”
宋老二沉思了一下:“我不愿意降价,我想做更好吃的饼,用口味来留人。跟其他摊位打价格战太低级了,不如做出让顾客认准的品牌,即使贵一点,但是味道好吃,他们也愿意来买。”
“你再想一想,码头的顾客真的可以做到你说的这样吗?他们愿意付出更贵的钱去买品质更好的饼嘛?”
宋老二的眸子亮了:“不能做到,他们更加重视实惠。”
上次在卖凉茶的经验就告诉了他,工人不需要对他们无用的凉茶,哪怕凉茶是新奇物,也不愿意浪费钱去尝试。
而高端客户——王员外,他虽然买了凉茶不是为了自己喝的,但是他用凉茶背后的药用价值换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价值远超凉茶本身。
“所以我上次告诉你,粮食才是咱家的根,你现在明白是为啥了不?”
宋老二朝着沈语施了一礼:“娘,儿子明白了,做生意不能保证永远一帆风顺,地里的收成却不会骗人。”
他话音一转,眼中也充满了神采:“不过,田地也会因旱灾、水灾、蝗灾等天灾而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所以,即使做生意有风险,儿子也愿意去承受。”
“儿子打算在码头上再历练一段时间,从小生意开始做起,累积经验,日后定能做上大生意。”
沈语的这番话,这次才是真正点醒了宋老二,也激发了他的野心。
他一心向往做生意,喜欢高回报,但是缺乏经验的他,很难在生意场上顺风顺水。
不如在码头上再历练历练,寻到机会再去做更大的生意。
“商场如战场,诡谲多变,风云难测,你可准备好了?”沈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