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是越想越伤心。
那个眼泪鼻涕啊,就跟打开了关一样,怎么着都停不下来。
宋老大察觉到刘氏的情绪不对劲,他赶忙把右手的东西全都放到左手边。
用右手牵着刘氏的左手。
“媳妇儿,现在有我牵着你,别怕啊。”
这倒是把刘氏给逗笑了,哽咽声中带着笑,还有些哭腔说道:“老夫老妻了还在这儿牵手,仔细给人看见发笑。”
宋老大把脊背一挺,“怕什么,反正我是泥腿子,不懂什么程朱理学、男女大防是正常的。”
刘氏的心跟吃了蜜一样,“行了,我省得了,快松开吧,这么多人看着呢。”
见到刘氏的脸色恢复如常,宋老大捏了捏她的掌心,然后才依言松开。
及至到了宅子,宋老大一看,这宅子小小的,还没家里院子一半大。
他撇撇嘴,嘟囔着:“这宅子我看也不如何啊,没有家里宽敞。”
他心里觉得在村里住得舒服,镇上还是离家远了些。
刘氏白了他一眼,“又没让你住,你多个啥嘴。”
然后一脸讨好地看着沈语,“娘,您是真有本事,都把镇上的宅子给置办上了。”
沈语一双眸子掩藏笑意,口气夸张,拖长尾音,“倒不是真有本事,只能买得起这种小房子,毕竟没有家里宽敞呢。”
听到沈语这话,宋老大脸上臊得慌,他腆着脸说道:“娘,我刚刚说的都是混账话,您可别跟我计较啊。”
接着,他殷勤地跑起了腿。
宋大宝才不觉得这里没有村里好呢,他虽然词汇表达有些匮乏,形容不上来这房子,但是就是觉得他比村里的家更加气派。
当然了,一个是青砖大瓦房,一个是土坯茅草房,哪个更气派,根本不容置喙。
“老大,你想住宽敞点的也没错,这里简单歇脚还行,要是咱们一家都住进来,那就显得太过拥挤了。”
沈语在交房款的时候,问过陈娘子她家的情况,这个宅子里住着陈娘子跟丈夫并着一个儿子,再加上陈娘子的婆婆,统共也就4口人。
而宋家人,则是6口,这还是刘氏未曾生产、老二老三没娶亲的情况下。
全家搬到这里,确实有些挤了。
所以她的设想一开始就不是让全家搬迁,而是把这作为一个落脚点,发展生意,再努力一把,攒点银子,争取买更大的宅子。
“等回头有银子了,咱们把老家给修缮一下,也盖成青砖大瓦房。”
宋老大重重地点点头,接着去洗刷房梁了。
这边笑闹暂且不提,那边宋老二也跟刘石头说了他们在镇上置产的事情。
以前与宋老二结识时,他的家庭情况刘石头是知道的。
现在,他是怎么想都想不到,宋家竟有如此实力,
他目光火热,“老二,你就说吧,怎么干,哥都跟着你干。”
刘石头算是看明白了,与其卖力讨好,指望王员外施舍点活给他,还不如自己踏踏实实跟兄弟干点儿事出来。
看看现在,吃喝不愁,有固定工钱,他叫卖出去的饼宋老二还给他分花红,婆娘也回来了,每天好脸色伺候。
这可都是跟了宋家混之后才有的待遇。
他可得紧紧抱住宋家这根小粗腿。
“别急,石头哥,等有定论了我再告诉你,今日告诉你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待会卖完这波,我就把家伙什放过去了,以后就不放你那占地方了。”
“行啊兄弟,待会哥跟你一起过去。”
刘石头重重地拍了下宋老二的肩膀。
沈语这边收拾的差不多了,估摸着宋老二那边的摆摊时间也快到了,就让宋老大去码头喊一下宋老二。
挑柴人上门,沈语花了3文钱买了一堆柴火。
刘氏啧啧道:“这城里人过日子就是精细,柴火都要自己买。”
沈语看着挑柴人把柴火搬到灶房内,“那可不,你是没见过还得买水的人家。”
她话音一转,“待会在新家这开个锅吧。”
原房主陈娘子把房子卖掉了之后,走得匆忙,灶房内一应器具都作价给了沈语,刚刚已经把锅给刷洗了一番,冷锅冷灶的,看着少了点烟火气。
“行嘞娘,那就烙个面饼吧,团团满满,多合适。”刘氏爽快应和道。
烙饼的话就需要面粉,一时半会的,她倒是没带面粉过来。
沈语抓了把钱,挥了挥手,去买面粉了。
等面粉拿回来的时候,刘氏已经把其他的一应准备工作给做好了,她系上了围裙,看着像模像样。
这时,宋老大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口中大呼道:“娘,码头那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