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城内一片喜庆,小贩们的吆喝声仿佛都充斥着年味儿。
众人停好马车,张希瑶拉着四弟的手,对着阿大说道:“阿大哥,明日咱们才会回去,你先去把客栈定好。然后再来寻我们,我们在东市的蛋糕摊位集合啊。”
阿大点点头,迈开大长腿,转身就走。
张希瑶不禁摇摇头,这阿大是真的不爱说话。
大家都对少言寡语的阿大早已经习以为常。
“走吧。”张希瑶拉着四弟,走向闹市。
现在的大街上多了红灯笼,对联这类的物件。
小四弟的眼睛到处乱看,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买那个,张希瑶脸上挂满宠溺的微笑。
张希诚轻咳一声:“二姐,你可不能这么宠四弟。”
张希瑶无所谓的摇摇手,温柔地回道:“没事,只要四弟喜欢就行,三弟,你有什么喜欢的吗?笔墨砚还有吗?”
说到这里,张希瑶抬眼看到正前方恰好出现一家书店。
张希诚面不改色地走进书铺,众人也都跟着进去。
书铺果然是个高大上的地方,面积大到不输一个戏园子。书籍按照分类被有序的摆列在书架上,书架也是用罕见的檀香木制作雕刻而成。
书墨清香与檀木香在书铺里环绕,让走进书铺的人,感到精神一震。
这里没有科举,所以书籍的范围是非常杂,主要分为三大类,话本类,写了很多关于爱情的小说。
自传类,说白了,就是某些大人物的自我介绍,自我吹捧,以及他们对某些认知的见解。
第三种就是诗词歌赋类,用来给闺阁大院里的小姐们解闷儿,也可以用来给才子们陶冶情操。
张希瑶倒是不在意这些书籍的内容,而是好奇,在东市为何会有这么大的书店。这样大的规模,完全可以在北市出现。
“公子,姑娘可是来买书的?”一位十二三岁的小二跑了过来,满脸堆笑。
“是的,小二哥,麻烦你带我弟弟去看看要买的书。”张希瑶温声细语地说道。
店小二连忙点头,乐不可支地对着张希瑶说道:“那姑娘您先到一旁的空位坐着休息片刻。”
张希瑶顺着店小二指的方向看去,书店的右边有一块摆放矮桌的地方,长方形的矮桌旁边还放着犹如榻榻米一般的蒲团。
这是张希瑶第一次见这样的桌子,很是惊奇。不管是去过的戏园子,还是张家村,都没有这样的桌子。
她不禁有点感叹,难道读书人都喜欢坐在地上?
心里虽然好奇,但脸上却很平静,依然保持柔和的微笑:“谢谢小二哥了。”
说完便带着陈金阿二两人走向矮桌,她虽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姿势坐这蒲团,只要腰板挺直,气质这方面要拿捏得明明白白才行。
她慢吞吞地坐下去,把脚放好,又用裙摆遮住双腿。
等张希诚两人买完书,张希瑶早已经坐得双腿发麻,这蒲团真不是好东西,屁股享福,双腿受罪。
她发誓以后再也不坐这蒲团,给她银钱都不行。
张希瑶缓了好久,才带着众人离开书店。不久之后,他们便来到孙家的蛋糕摊位。
远远望去,摊位上排着长长的队。而阿大在摊位旁边的空地上,一言不发地站着。
“各位啊,蛋糕真没了,明日请赶早啊。”孙林拿着大喇叭喊到。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孙林就特别喜欢在人多的时候,拿着大喇叭喊话。
“这也太快了吧,怎么就没有呢?”其中一位小姑娘,正提着篮子,小声嘀咕着。
“对啊,老板,你再拿点蛋糕来卖啊!”其中一位老婆婆听到小姑娘的话,大声对着孙家三兄弟喊道。
“哎,孙小子,快过年了,你们这蛋糕卖到啥时候啊?”一脸黝黑的中年大叔也忙问道。
人群中一时间吵吵嚷嚷,嘈杂一片。
孙林拿起喇叭继续说道:“咱们腊月二十八卖最后一天,元宵节之后才会再卖蛋糕啦。感谢大家对张家村蛋糕的支持,但今天的蛋糕,确实没有了,请大家散了吧。”
听到孙林的话,众人也只能悻悻地走开。
见到众人散去,张希瑶才走向孙山三兄弟:“山哥,林哥,扬哥。”
张希诚两兄弟也很是礼貌地向孙家三兄弟打招呼。
孙林第一时间发现张希瑶,很是跳脱地回道:“瑶妹,你们怎么来呢?”
他探头探脑地左右看看,并没有发现张希悦的身影,继续问道:“哎,你家大姐呢?”
“大姐在家呢,她不爱逛街,咱就带着弟弟们来买年货。”张希瑶莞尔一笑,举止优雅,大方。
引得好多行人偷看,张希瑶自己却没有发现,但眼尖的孙林却幽幽地环顾四周:“瑶妹,东西买完了嘛?买完了就跟咱们一起回去。”
孙山最近人逢喜事精神爽,憨憨地点点头说道:“是哈,瑶妹,咱们一起回去。”
在孙山的认知里,人越多,回家的路就越安全,眼看就要过年了,回村的路上没准就遇到土匪流氓什么的。
不过当他看到张希瑶身后的阿大,阿二后,又觉得自己的话说得有点多余。
这两人的战斗力,那可是相当惊人的,他听自家老娘说过,张希悦的奴仆们,个个身手不凡,特别能打。
张希瑶知道孙家三兄弟是关心自家姐弟的安全,她眼角含笑:“没事儿的,山哥,林哥,东西还没买齐,买完东西,天色太晚,所以决定明天一早再回去。”
站在一旁的孙扬,此时站了出来:“那行吧,你们明天早上,早些回去。”
双方也不再多聊,短暂说完话之后,各分东西。
张希悦此时正与奶娘坐在后院堂屋,阿三与阿八几个小姑娘端着饭菜放到桌上,然后很是熟悉地坐下。
在张家,张希悦从来都是没有主人的自觉,吃饭都是大家一起在一个桌子上。
以阿三为首的丫头们与张希悦姐弟一起吃饭,而陈金便带着几个小伙子在前院吃。
唯一不同地便是,同样的桌子上,张家姐弟是很随意的家常便饭,而阿大等人是特定的营养餐。
起初丫头小伙子们还不同意,在张希悦的暴政下,哪能让你不愿意,直接一锤子定音。对于她的这些弟弟妹妹们,更是没什么反对意见,做了十几年的乡里人,有没有主人的派头,都一样。
今晚的夜饭没有自己的弟弟妹妹,张希悦感到一阵阵失落,就像是心被掏了一样,空唠唠的。
往常小丫头们吃饭的时候,还会与年幼的张希望聊聊天,或者与温柔的张希瑶窃窃私语。可是今晚却只有一个张希悦,丫头们都埋头干饭,都不敢说话。
她们都知道,张希悦是一个平时不爱说话,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的人。看起来格外冰冷,又有那么一点不近人情的感觉,仿佛离人于千里之外。
但她们心里都明白,张希悦是最在乎她们的,吃饱穿暖不说,还没有尊卑之分,把他们当人看待。在张家,她们有人身的自由,有人权的平等。
张希悦放下手中的筷子,目光落在阿八身上:“八妹,你不舒服?今天晚上吃这么少。”
阿八不是一个矫情的人,就是有点胆小,为人墨迹。不过,阿八有个优点,就是做事极为专注。
当她听到张希悦的问话,才慢慢抬头:“悦姐,咱想希望弟弟了,每天晚上都是他坐我旁边一起吃饭,今天他不在,我不习惯。”
张希悦脸上淡淡的,没有回话。这些小丫头确实很喜欢张希望,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小丫头们都围着喂饭。对于这种宠溺的行为,张希悦不是不想阻止,而是她看得开,只要弟弟们平安开心就好,为人正直善良就行。其它的东西,真的不重要。
十三的性格活泼,皮肤虽然黝黑,但是五官却越变越精致,她笑着开口道:“我坐阿八姐姐旁边,姐姐是不是很嫌弃啊。”
阿八不好意思地小声回道:“哪有。”
“快吃饭,菜都凉了。”张希悦打断还想开口的十三。
食不言寝不语,张希悦虽然没有这个习惯,但她确实不太喜欢吃饭的时候有人吵闹。
一时间,整个堂屋都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张希悦早早就起了床,做操,跑步,打拳,当她做完这些,张希瑶众人也拉着满满两马车的东西回到张家村。
张希悦听到敲门声,立马去打开大门。只见众人都神情疲惫,双眼惊恐万状。
她暗叫不妙,这几个孩子怎么吓成这样?特别是最小的张希望,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张希悦惊讶地发现,阿大的身上还有血渍。她立马抱起张希望,指挥众人进屋,跑来的阿三阿四懂事的把马车牵了进来。
进了堂屋,张希瑶首先开口:“大姐,先救救那位公子,在马车上。”
张希悦很是无语地看着自己妹妹,这时候不应该给自己讲讲什么情况嘛?怎么一来就让她救人!她又不是医生,真以为她什么都会,无所不能啊?
陈金站了出来:“大小姐,是那位自画像的公子。”